百年老宅活化再生!台南「咾咕石黃宅」化身展覽空間 建築三年展開跑

▲百年老宅活化再生!台南「咾咕石黃宅」化身展覽空間 建築三年展開跑。(圖/記者王俊勝 翻攝)
【賴傳媒、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/台南報導】
一棟被歲月洗禮的老宅,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建築美學的舞台!2025台南建築三年展正式登場,展覽以「家屋的原型、再生台南」為主題,邀集六位建築師進駐創作,透過空間與記憶的交織,重新喚起人們對「家」的想像與城市的感知。本次展覽自7月18日起至8月24日止,地點就選在台南近來熱門的拍照景點信義街咾咕石黃宅,免費開放參觀,也提供預約導覽服務。
這場建築三年展由台南市建築師公會主辦,義昌文教基金會與原型建築共同協辦,策展團隊希望透過六位創作者的獨特視角,探索建築與生活記憶的連結。協辦單位義昌文教基金會表示,這次展場黃宅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時代象徵,他們扮演的角色就像舞台提供者,讓建築師在其中盡情揮灑創意,展現空間與人文的對話。

▲建築師們分別以家作為創作出發點,認為修房子不只是修建物,而是在修補記憶、修補一段曾經的情感。(圖/記者王俊勝 翻攝)
信義街咾咕石黃宅位於中西區五條港文化園區,是1930年代黃孫快所建的宅邸,過去為武舉人胡澄淵的宅第,鄰近有不少歷史地景,像是台南運河、古街巷等,地理文化價值兼具。宅邸建築採三落格局,結構宏偉、細節講究,然而隨著歲月流逝,建築年久失修,牆體破碎、屋瓦毀損。直到四年前,一群建築團隊投入修復工程,秉持「最低介入原則」,盡力保留原貌,並融入新式木構、白空間設計,讓這棟歷史建物以建築美術館的形式重獲新生。
參與本次展覽的建築師們,分別以「家」作為創作出發點,有人認為修房子不只是修建物,而是在修補記憶、修補一段曾經的情感。有的建築師則將每一件作品都視為自己的家,從材料選用到空間配置,都抱持著細膩與敬意,透過設計實踐將舊時光的溫度延續到當代。
▲從材料選用到空間配置,都抱持著細膩與敬意,透過設計實踐將舊時光的溫度延續到當代。(圖/記者王俊勝 翻攝)
策展單位也指出,這次展覽不只是形式上的展示,更是一場生活與文化的重構之旅,觀展民眾可以透過導覽服務,更深入理解每一位建築師的創作理念與修復故事,不論你是關心歷史建築、對空間敘事有興趣,或單純喜歡老屋氛圍,都能在這場展覽中找到與自己對話的角落。
展覽每週五至週日開放參觀,時間為下午1點至6點,地址為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46巷15號。若有導覽需求,可透過臉書專頁「台南市信義街咾咕石黃宅」進行預約。